未分類

臺北市為今年1至4月六都中A1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最低城市 蔣萬安:不以此自滿,仍應加強事前預防工作

臺北市長蔣萬安今(28)日主持臺北市道路交通安全會報。交通局在會中報告指出,今(114)年1至4月,臺北市交通事故的整體死傷人數不僅較113年同期減少,也低於過去三年同期的平均值;臺北市更是六都中A1類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最低的城市。蔣萬安在聽取報告後表示,這是市府團隊共同努力的成果,但臺北市不能因此自滿,未來仍須強化事前預防工作。他指出,道安、公安、治安性質相近,做得好是應該的,但只要發生重大事件,過去所有努力恐將付諸流水。上週三峽發生的車輛暴衝、連環撞人事件,已在民眾心中留下陰影。臺北市府的態度是:盡人事、做對事,將各項工作落實在事故發生前。交通局指出,臺北市在近來發生的高齡駕駛事故的部分,根據統計在近五年65歲以上以65歲為事故主因,即為第一當事人的件數在當年度的A1、A2事故總件數的比例2009年的9.58%到112年已經升高至12.79%,顯示臺北市高齡駕駛低,但當事人的比例也逐年增加,針對近來肇事有高齡駕駛的部分,也涉及到無照駕駛情形,針對無照駕駛比照酒駕進行罰則的部分,交通局在3年前就向交通部溝通修法可能性,交通部目前也已經公開回應會著手研議修法,包含針對無照駕駛的罰則提高、比照酒駕累計罰則,同時也會有調控牌照及沒入車輛等配套措施,在繳回駕照部分,臺北市也會配合中央政策規劃方案進行研議。蔣萬安另提及,中山區和松山區雖然今(114)年1至4月的交通事故死傷人數較過去三年同期平均少,但4月單月數據卻高於去年同期與三年平均,應特別留意兩區的執法及改善成效。同時,府外委員們在會中提到的大同區,交通事故整體死傷人數已經連續數月較前3年同期平均增加,應持續加強防治的作為。另外,4月份A1事故死亡多為機車騎士,交通局和警察局應該透過各種管道協助宣導,讓更多的機車族在上路時更加謹慎、小心,甚至必要時也可以選擇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蔣萬安在聽取關於交通局報告職業駕駛涉入交通事故的比例研究後表示,依目前資料,臺北市大客車、大貨車涉入交通事故的比例雖然不高,但若發生事故,造成傷亡的嚴重程度,都是非常高,舉例來講,臺北市在113年發生職業駕駛涉入A1事故,總共有23件,其中為第一當事人,且本身有肇事原因就有15件,占113年全年68件A1事故的比例達22%,這項工作還是要持續列管,交通局這邊應再做更細緻分析。蔣萬安在聽取消防局「智慧化緊急醫療救護作為」報告後表示,也表達支持消防局、衛生局這項計畫,臺北市是全臺灣醫療院所密度最高的城市,救護車大多數都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就可以抵達最近的急救醫院,他提醒消防局在救護車上裝設連線裝置時,要特別注意器材操作的便利性,並有清楚的SOP,才能發揮分秒必爭的效果。第二,有關府外委員們提到,交工處應研究對救護車綠燈放行的專用號誌,未來可以再加強怎麼樣讓路上其他駕駛清楚知道 救護車來自哪一個方向,讓救護車以最快的時間到達急救醫院,爭取救命的黃金時間。

3 months ago

守護特教藝術星光 北市啟動多元展才培育計畫 為特教生打造藝術發展平台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業務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特殊教育科   李素禎科長 02-2720-8889分機6341                         …

3 months ago

捷運聯盟齊聚北捷參與消防救護技能交流 結合競賽強化CPR、AED與消防應變力

「車站垃圾桶突然冒煙,旅客安妮昏迷倒地!」臺北捷運公司為強化捷運人員消防與救護能力,5月28日舉辦「114年捷運聯盟消防救護技能交流暨防火宣導活動」,競賽以複合型情境設計,透過「基礎救護CPR、AED」、「消防滅火」實戰交流,展現捷運聯盟守護旅客健康與安全的實力,打造更安全、安心的捷運乘車環境。 去(113)年臺北捷運員工消防救護技能交流,今(114)年擴大邀請捷運聯盟成員共同參與,包括臺北捷運工程局、新北捷運公司、桃園捷運公司、臺中捷運公司及臺北捷運公司等25支隊伍、超過百人參加,透過實境模擬,考驗團隊紮實技能、應變與合作能力,齊心完成任務,最終由臺北捷運公司「遊憩消防救護隊」技壓群雄,奪得總冠軍。 「車站垃圾桶突然冒煙,旅客安妮昏迷倒地!」狀況題目一出,參賽者迅速分工行動,兩人合力以擔架將重達60公斤的「傷者」移至安全處,「1、2、3」口令一下,立刻協力抬起擔架,不忘叮嚀隊友「前面有階梯,小心慢走!」;至於冒煙的垃圾桶,團隊成員啟動消防栓,以消防水帶、滅火器,完成滅火任務,場面既震撼又精彩。接著,參賽者動作熟練對昏迷的「傷者」進行AED與CPR搶救,從確認反應、呼叫支援,到按壓心臟、貼上電極貼片,每一個動作都展現出專業與冷靜。 本次活動除技能競賽外,現場亦設有防火宣導區,「臺北捷運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孩童亦到場學習,透過用電安全、滅火器操作示範等互動內容,在寓教於樂中,了解防災知識與應變意識,為活動注入滿滿教育意義達到良好宣導成效。 「114年捷運聯盟消防救護技能交流暨防火宣導活動」特別感謝臺北市消防局黃建華專門委員、第三救災救護大隊蔡家隆大隊長,率領警義消人員到場協助,進行防災宣導,包括臺北市行動防災APP安裝使用、電器火災防範、延長線使用安全、滅火器操作教學、緊急避難包宣導等多項主題,提升同仁日常防火知識。 臺北捷運公司自102年起,依法於全線場站設置AED,總計132臺,並落實相關設備定期檢測管理與維護,確保維持最佳運作狀態,發揮及時救援效益;此外,亦配置合格急救人員,定期舉辦員工急救訓練課程,強化急救知識與技能。

3 months ago

讓您「方便」沒煩惱 景勤1號公園增設2公廁

發稿單位:公園處發稿日期:114年5月28日發稿時間:09:30新聞聯絡人:劉玉華聯絡電話:0928-880031承辦聯絡人:莊國境聯絡電話:02-2783-4988 讓您「方便」沒煩惱 景勤1號公園增設2公廁  愛逛公園的朋友可能多會有個煩惱,就是使用公廁的尷尬,北市工務局公園處積極推動公廁2.0計畫,目前已將34座流廁變身為景觀廁所,並進一步陸續改造固定廁所,希望藉由公廁的更新,無論其外觀或設施都能讓民眾「方便」安心。其中景勤1號公園原本並無設置公廁,考量大家對於的公廁需求日漸增加,公園處今年3月增設兩間性別友善廁所,讓民眾長時間逛公園也不用擔心內急。 公園處南港公園管理所主任莊國境表示,景勤1號公園於95年開闢為公園,公園面積約1公頃,屬於使用頻繁之較大型公園,考量不同族群的需求,此次公廁新建採用一間多用的設計,男廁、女廁、育嬰設施及配有扶手等輔助設備,育嬰設備有提供尿布更換台及幼兒馬桶,提升行動不便者安全性外,並提供家庭及幼兒使用選擇性。 為使公廁使用起來更方便舒適,外觀主體使用銀漆防風防雨耐候性材料之金屬節板,兼具美觀耐用以及好維管等特性,公廁採用明亮簡約的設計,簡潔地磚搭配完善的照明,點綴出溫馨宜人的使用空間,另外,公廁2.0計畫中的所有公廁都有一項貼心小設計,當廁所外牆面英文字樣亮起紅燈時,代表目前有人使用中,綠燈亮起代表無人使用,方便判斷公廁的使用狀態,使用者的安全感和私密性也獲得提升。 此次公廁新建不僅考量了不同族群使用者的需求,也充分提升了民眾停留景勤1號公園的意願,未來公園處將持續推動公廁新設,提供市民更好的公園遊戲體驗。全新的景勤1號公園公廁現已全面開放,歡迎市民朋友來公園遊憩時,可以放心來使用!

3 months ago

2025臺北國際龍舟賽盛大登場 北市府跨局處完成整備確保水域環境安全無虞

承辦單位:水質病媒管制科發稿日期:114年5月28日連 絡 人:林志芳科長聯絡電話:0975-8117192025年臺北國際龍舟錦標賽將於5月30日至6月1日,在臺北市大佳河濱公園迎風碼頭盛大登場,來自國內外超過五千名選手齊聚一堂,角逐榮耀。為確保比賽期間基隆河水域環境安全無虞,臺北市政府跨局處動員,提早啟動多項水環境監控及整備措施,全面守護選手競賽安全。環保局指出,自5月初起該局即每日派員巡查基隆河競賽水域,以確保水面整潔。同時,競賽水域上、下游的自動水質監測站也能即時監控水質變化,目前水質檢測值皆正常,如有異常可迅速應對; 另由衛工處啟動污水截流系統,有效防止污染物流入河川。為強化水面防護,水利處已於賽前一週完成攔污索設置,分別位於美堤碼頭上游與大直橋下游,防堵上游垃圾漂入競賽場域,營造安全的比賽環境。市府團隊跨單位整合行動,展現齊心維護國際賽事品質的決心。環保局提醒市民,活動期間若至現場觀賽,請共同配合維護環境整潔,以實際行動展現臺北的環保精神與城市美學,讓世界看見友善潔淨的臺北河畔風貌。 

3 months ago

臺北市第73次酒駕累犯公布32名 賴冠允拒測2次罰36萬元最高

       臺北市交通事件裁決所(以下簡稱裁決所)第73次公告酒(毒)駕及拒測累犯名單計有32名,其中酒(毒)駕累犯2次者有26名,3次以上者有5名,拒測累犯2次者1名,合計32名(姓名、照片及違法事實詳如附件),臺北市累計已公布1,805人次(1,691名)。       本次公告名單罰鍰最高者為賴冠允,酒駕拒測累犯2次處罰鍰36萬元元,汽車駕照處禁考5年,罰鍰已結清。酒駕累犯次數最多者為方永富,累犯4次處罰鍰9萬元,汽車駕照禁考3年,罰鍰未繳納已移送強制執行。本次公告名單中20件已結案,3件申請分期繳款,餘9件未結案者全數移送強制執行,移送金額82萬元。       裁決所特別提醒民眾,有酒駕違規行為車輛牌照一律吊扣2年;累犯者處以高額罰鍰,按前次罰鍰金額加罰9至18萬元;因而肇事致人重傷或死亡,得没入該車輛;年滿十八歲同車乘客同罰,最高處罰鍰1萬5,000元。       上開酒(毒)駕及拒測累犯資料公告於交通局官網酒駕及拒測累犯公布專區。臺北市交通事件裁決所呼籲,飲酒「不」開車出門、飲酒次日宿醉「不」駕車、席間飲酒「要」找代駕或搭乘大眾運輸,勿心存僥倖觸犯法律而受罰,避免意外而遺憾終身。民眾如對前揭事項有任何疑問,可至臺北、新北、桃園各市裁決機關網站查詢。臺北市:酒駕及拒測累犯公布專區新北市:酒駕及拒測累犯公布專區桃園市:酒駕及拒測累犯公布專區       或電洽裁決所服務電話02-23658270按9,或撥打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02-2720-8889),將有專人為您服務。       -以下空白-114.05.28臺北市酒(毒)駕及拒測累犯公布名單.pdf

3 months ago

女兒突換Line借錢 行員機「警」聯手阻詐38萬

  內湖分局大湖派出所警員張庭綱日前擔服勤務時,接獲轄內國泰世華銀行東湖分行行員報稱,有名女子欲臨櫃提領新臺幣38萬元,遂通知警方前往了解並關懷提問。   警方到場後,該名陳姓女子表示欲匯款38萬元購買家具,惟行員發現受款帳戶異常,疑似遭到詐騙,經警方詢問陳婦近期是否有於通訊軟體LINE上加入陌生好友,其表示今早女兒以其他LINE帳號傳訊息稱需借款38萬元,因近期確實需購買家具,所以不疑有他而至銀行匯款,警方為確認陳女是否遇詐騙,立即接聽陳女手機確認對方身分,對方竟謊報資料隨後掛斷,陳女才驚覺遭到詐騙,放棄匯款,成功攔阻讓陳女免於金錢損失,陳女對於警方與行員的協助提醒深表感謝。   內湖分局與轄內金融機構聯手阻詐,114年迄今攔阻新臺幣3,700餘萬元,內湖分局呼籲,「猜猜我是誰」的詐騙手法,會佯裝親朋好友打電話裝熟,假藉剛換新門號,要求被害人變更通訊錄、重新加入LINE好友等,若遇到被害人質疑聲音怎麼跟平常不太一樣時,就用感冒、訊號不好等理由搪塞,再以臨時急用、投資周轉等名義來電或傳LINE行騙,一定要提高警覺,很可能是詐騙集團設下的陷阱,民眾若有疑慮,可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或「110」諮詢。

3 months ago

鄭聰江先生捐贈臺北市政府消防局消防警備車

鄭聰江先生於114年5月28日捐贈消防警備車1輛(含底盤瞄子5組)予臺北市政府消防局第四救災救護大隊使用,捐贈儀式在臺北市政府消防局舉行,並由臺北市政府消防局許志敏副局長代表接受捐贈。消防局表示鄭聰江先生熱心公益同時也是慈恩園生命紀念館董事長及台北市大稻江獅子會前榮譽副總監,秉持著獅子會的最高理念「服務社會,造福人群」精神,並以提倡社會福利為宗旨,此次特地捐贈消防警備車1輛(含底盤瞄子5組)提供消防局使用,造福社會大眾,許副局長特別代表市民表達衷心的感謝。本次捐贈消防警備車除平時可供執行消防安全檢查、防災宣導等勤務以外,遇有重大災害時,還可載運消防人員及相關裝備器材馳赴災害現場展開救援工作,是執行防災救災的重要運輸工具;底盤瞄子為專門用於電動車火災的滅火設備,可從車輛前、後、側面將整組冷卻器推入底盤下方,並連接水帶使得高壓水由各噴水孔朝上方底盤噴水,達到對車輛底盤進行快速滅火及降溫的目的,未來將有效提升消防人員救災效能,提供本市市民更安全的保障,造福社會大眾。許副局長對鄭聰江先生熱心協助消防工作默默奉獻的善行,表達由衷感謝之意,消防局亦將秉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精神,不斷持續精進與突破,守護每一位臺北市民,努力打造一個安心、放心的生活環境。

3 months ago

「好眼力」! 警隨即認出腳踏車慣竊 答非所問竟是通緝犯

日前,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中正第二分局思源街派出所警方執行巡邏勤務時,巡經汀州路三段時發現一名男子騎乘腳踏車行跡可疑,隨即上前盤查,由於男子之髮型、長相及體型與轄內近期發生之腳踏車竊盜案竊嫌極為相似。面對警方提問,男子顯得不屑一顧且答非所問,直到警方要求男子出示相關身分證明文件,才得知李姓男子為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發佈之竊盜通緝犯,立即將他逮捕。將李姓犯嫌帶返派出所後,警方針對先前受理腳踏車竊盜案之監視器影像,比對相關特徵,確認李姓犯嫌涉及本轄多件腳踏車竊盜案,經查李嫌針對路邊未上鎖之腳踏車擅自據為己有,並前於臺北市大安、中正區一帶使用相同手法竊取腳踏車,警詢後依竊盜罪嫌移請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偵辦。中正第二分局呼籲,腳踏車為民眾日常所需之交通工具,民眾停放腳踏車時,建議停放於有裝設監視器之場所、道路並加裝大鎖,也提醒民眾勿貪圖一時方便,擅自騎乘未上鎖之腳踏車,一旦以身試法,警方必依法嚴辦。

3 months ago

臺北市萬華區114年新式演習(T-DEEP)實兵演練

發稿日期:114年5月28日聯  絡  人:戴元君視導聯絡電話:02-23064468轉161策進演練設計,強化應變韌性       臺北市萬華區公所於114年5月29日上午10時假萬華區福民平宅小公園(艋舺大道446號旁)舉辦臺北市萬華區114年新式演習實兵演練活動,本次演練模擬地震發生,並首次依循臺北市災害演習規劃與評估指引T-DEEP採無腳本模式辦理演練,期能還原災害發生時最真實的情境。新式演習係由現場控制組人員進行情境下達,再由現場指揮站編組人員與里鄰應變小組共同進行災害應變。      生活中往往難以知道下一秒是否會發生災害,災害發生後民眾、各機關對於災害的第一反應為何?相關單位是否能夠迅速、確實進行應變與協助?藉由本次新式演習採無腳本的模式,訓練各編組與里鄰應變小組遇到問題時從中找到的解決方法並強化應變能力,方能對相關措施進行檢視,並對作業程序等法規範進行檢討。      本次活動目的為讓本區災害應變中心各編組與里鄰應變小組能夠更加精進作業程序與應變流程,於未知的題目與情境下迅速應對並透過「事件後會議」進行檢討。歡迎各位市民蒞臨體驗災害發生時情境,期能透過策進災害演練之設計,增強災害防救意識,將災損減至最低。新聞稿-臺北市萬華區114年新式演習(T-DEEP)實兵演練.pdf

3 months ago